快递查询
测试调用测试设计Survival生存曲线绘制软件环境微生物多样性软件转录组分析软件转录组软件购买重测序软件环境微生物多样性软件(1)桌面软件中药空间代谢组学检测中药非靶代谢组检测中药入血/入靶成分分析中药成分鉴定检测中药组学ATAC-seqCHIP-seqHi-C测序基因调控OmicsBeanMicrobe Trakr(微生物基因组鉴定分析工具)网页分析系统WEB分析系统澳洲血清 BovineBD科研管KAPAQIAGENThermoFisherMVE液氮罐4titude® 样品管标记系统Hi-C建库试剂盒及基因组组装软件无血清细胞冻存液Cell Freezing Medium纳米流式检测仪lexogen支原体检测试剂盒仪器试剂耗材数据库开发数据中心TCGA生存数据包功能医学报告系统开发PlantArray植物生理组平台特色服务单细胞测序空间代谢组DSP空间蛋白质组Visium空间转录组测序空间多组学类器官基因芯片染色体级别基因组组装Hi-C建库叶绿体、线粒体基因组测序一代测序动植物基因组de novo测序细菌基因组测序真菌基因组测序病毒基因组测序简化基因组遗传图谱测序简化基因组GWAS测序基因组重测序表观组基因分型外显子捕获目标区域捕获简化基因组遗传图谱性状定位扫描图DNA中5-hmC图谱测定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真菌基因组扫描图测序epiGBS-简化甲基化BSA混池测序基因组SSR开发基因组(DNA)UMI-RNAseq转录组测序真核有参转录组测序真核无参转录组测序原核链特异性转录组测序全转录组测序 降解组表达谱芯片circRNA芯片circRNA测序Small RNA测序Lnc RNA测序m6A甲基化测序互作转录组测序UMI-RNAseq转录组(RNA)16S扩增子全长测序Meta-Barcoding(eDNA)技术研究微生物多样性测序宏基因组测序宏基因组Binning分析宏基因组抗性基因测序HiC-Meta宏基因组宏转录组差异表达测序宏病毒组测序环境DNAHiFi-Meta宏基因组肠道菌群临床检测基于肠道菌群检测和移植的肠道微生态学科建设宏基因组元素循环测序微生物组蛋白组代谢组抗体芯片Raybiotech芯片蛋白芯片蛋白芯片4D蛋白质组Raybiotech芯片OLINK精准蛋白质组学解决方案常规定量蛋白质组蛋白质组定性分析靶向蛋白质组学修饰蛋白质组学非靶向代谢组学靶向代谢组学脂质组学蛋白和代谢组GC-MS全代谢组LC-MS全代谢组靶向代谢组脂质组学代谢组学分子生物学CRISPR基因编辑细胞定制细胞株构建iPS构建CRISPR/Cas9DNA甲基化修饰细胞FAQ基因编辑切片图像扫描组织芯片免疫组化微量基因组建库专家病理切片数字存档多色免疫荧光病理形态学数据陪护扩增子时序分析基因突变体克隆动物中心小动物疾病模型构建和检测服务基因编辑小鼠动物实验支原体污染检测服务细胞系遗传背景鉴定细胞系鉴定外泌体全转录组测序外泌体分离与鉴定单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服务外泌体专题甲基化焦磷酸测序cfDNA甲基化测序DNA甲基化测序850K甲基化芯片935K甲基化芯片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WGBS)简化基因组甲基化测序 (RRBS)目标区域甲基化测序 (Targeted Bisulfite Sequencing)甲基化DNA免疫沉淀测序 (MeDIP-seq)氧化-重亚硫酸盐测序 (oxBS-seq)TET-重亚硫酸盐测序(TAB-seq)5hmC-Seal,超高灵敏度的羟甲基化检测羟甲基化免疫共沉淀测序 (hMeDIP-seq)DNA 6mA免疫沉淀测序 (6mA-IP Seq)甲基化专题RNA修饰研究专题免疫印迹(Western-blot)技术服务定量Western检测Simoa单分子免疫分析qPCRCNVSNPPGM测序PCR array数字PCR精准检测ATAC-SeqChIP-SeqRIP-Seq基因调控Ribo-seq核糖体印迹测序技术Active Ribo-seq活跃翻译组测序技术翻译组10x官方发布样本准备样本要求样本取材以及样本编号技巧精简版细胞库组织库动物模型蛋白组代谢组Hi-C单细胞与空间转录组单细胞悬液外泌体Raybiotech蛋白芯片Simoa样本准备样本准备要求表单留言板SaaS 帮助搜索Mac谷歌浏览器2019国自然基金查询生信相关工具集合数据分析项目信息单提交资料分享核酸抽提产品资料转录组软件教学视频微生物多样性软件教学视频Lexogen产品培训视频Olink精准蛋白组学专题项目进度个人中心会员登录会员注册购物车联系我们公众号手机商城公司愿景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

微生物16S多样性 + 非靶向代谢多组学联合大促!!!--医学篇

微生物16S多样性&非靶向代谢多组学联合大促!!!

组学发文快,就选16S+代谢


活动时间:2020年5月15日-2020年8月31日


活动详情:


16S微生物多样性+GCMS非靶向代谢     798元/样

16S微生物多样性+LCMS非靶向代谢     998元/样

样本数量:20个及以上,赠送16S+代谢组关联分析


项目案例一

英文标题:Improvement in sperm quality and spermatogenesis following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rom alginate oligosaccharide dosed mice

中文标题:移植褐藻寡糖喂养小鼠的粪便微生物群可提升精子的质量和生成量

发表期刊:Gut   影响因子:17.943

主要技术手段:16S微生物多样性、LC-MS非靶向代谢组

合作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

研究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FMT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和生育能力下降,提示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可能是PCOS治疗的一个有价值的途径。在高脂肪饮食下形成的肠道微生物的FMT进入正常饮食的小鼠体内,导致精子无法产生且活力降低,这表明恢复肠道微生物群可能是改善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男性不育障碍的一种手段。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报告提到FMT后生育率的改善。

实验设计:

主要结果:白消安(Busulfan)会抑制精子生成和降低精子质量,扰乱肠道微生物群,这在许多其他研究中都有发现。褐藻寡糖(AOS)是一种具有多种益处的天然产物,可通过增加“有益”细菌(如拟杆菌目和乳杆菌科)和减少“有害”细菌(如脱硫弧菌科)来挽救白消安对精子的损害。

Improvement in sperm quality and spermatogenesis following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rom alginate oligosaccharide dosed mice[J].Gut, 2020, pii: gutjnl-2020-320992.


项目案例二

英文标题:Indole-3-propionic acid inhibits gut dysbiosis and endotoxin leakage to attenuate steatohepatitis in rats

中文标题:吲哚-3-丙酸抑制肠道菌群失调和内毒素渗漏,减轻大鼠脂肪性肝炎

发表期刊:Experimental & Molecular Medicine   影响因子:4.743

主要技术手段:16S rRNA基因测序,LC-MS靶向代谢组

合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背景:肠道菌群失调与部分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可以将膳食色氨酸代谢成吲哚及其衍生物。吲哚和吲哚-3-醛(I3A)在维持肠粘膜稳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吲哚-3-丙酸(IPA)能调节胃肠屏障功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可以发展为危及生命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疾病,因此,探索潜在的NASH治疗策略需求迫切且意义重大。

实验设计:

主要结果:研究表明IPA处理重塑了肠道菌群结构并缓解了由HFD喂食引起的菌群失调。IPA处理诱导紧密连接蛋白如ZO-1和Occludin的表达,并维持肠上皮细胞的稳态,导致血浆内毒素水平降低。有趣的是,IPA抑制NF-κB的信号传导,降低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如TNFα、IL-1β和IL-6,从而抑制肝脏炎症和肝损伤。IPA可以抑制成纤维基因和胶原基因的表达,并减弱饮食诱导的NASH表型。IPA通过抑制肠道内毒素的产生而发挥肝保护作用,揭示了肠道菌群和肝脏串扰通过一种新的膳食营养代谢物在调节肠道微环境和肝脏病理方面的作用。IPA可为治疗NASH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Zhao Ze-Hua,Xin Feng-Zhi,Xue Yaqian et al. Indole-3-propionic acid inhibits gut dysbiosis and endotoxin leakage to attenuate steatohepatitis in rats.[J].Exp. Mol. Med., 2019, 51: 103.DOI: 10.1038/s12276-019-0304-5.

项目案例三

英文标题:Targeting the gut microbiota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lactulose in negating the effects of a high-salt diet on hypertension

中文标题: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探讨乳果糖抗高盐饮食对高血压的作用机制

发表期刊: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   影响因子:4.653

主要技术手段:16S微生物多样性,GC-MS非靶向代谢组

合作单位: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研究背景:高盐饮食(High-salt diets,HSDs)会引起健康问题,如肠道微生态失衡、便秘和高血压。乳果糖(lactulose)作为益生元可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生长,抑制致病菌如沙门氏菌生长,恢复便秘患者的肠道菌群稳态,从而改善肠道运动功能。本研究探讨乳果糖作为一种安全分子,如何通过调节HSD喂养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来刺激机体反应,减轻盐敏感性高血压。

实验设计:

主要结果:高盐加乳果糖饮食组(HSDs plus lactulose,HSLD)小鼠的血压明显低于HSD组。HSD增加了另枝菌属(Alistipes)和疣微菌科(Ruminococcaceae_UCG_009)的丰度并减少了肠道中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的丰度,而乳果糖补充剂增加了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和罕见小球菌属(Subdoligranulum)的丰度。粪便代谢谱显示参与ATP结合盒转运体途径的代谢物显著增加,并且HSLD组中的色氨酸代谢与HSD组相比显著降低。乳果糖通过改善糖脂代谢、降低小肠IL-17a和IL-22 mRNA水平以及血清IL-17a和IL-22水平、缓解便秘、增加粪便钠和降低肠道通透性来维持HSD喂养小鼠的肠道微环境健康。乳果糖可以抑制盐敏感性高血压。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是盐敏感性高血压的潜在治疗方法。

Zhang Z , Zhao J , Tian C , et al. Targeting the Gut Microbiota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Lactulose in Negating the Effects of a High-Salt Diet on Hypertension[J]. 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 2019.

典型分析结果展示


近期合作文章列表